一本有趣的好玩的有一定意義的小說。寫的是一個青年女子學習擔當心理師的故事。你會在其中看到很多人和事,第一印象是懸念和奇特,深入其內,才會發現所有奇異的事情,都有內在的邏輯和出人意料的解釋,人性是如此的豐富斑斕。也許你會哭,我不敢保證。但你一定會笑上幾次。微笑,那怕在地獄里,也是盛開的蓮花。
—— 畢淑敏
女性的乳房和生命、美麗聯系在一起。乳房代表著不同的現實,文學、繪畫、攝影、影視,塑造了理想的乳房。而日益猖獗的乳癌卻在無情地催殘著無數現代女性的身體和心靈。失去乳房就意味著失去了一切?
心理學博士程遠青刊出廣告,面向社會招募乳腺癌病人,組成心理治療小組。公務員、老干部、碩士生、下崗女工、白領麗人、妓女……各色人等匯聚一堂,攜帶著復雜經歷和對死亡的恐懼與抗爭,在小組內碰撞成長。
程遠青無法克制好奇,違背紀律,將組員情形向外泄漏。許多隱藏的秘密及隱私一一暴露……小組治療工作節外生枝、懸念迭出……小組被迫參加電視節目,炒作新藥,卻陷入困境。小組成員面對死亡,也面對生命的超越。
全文飽含人文關懷精神,不懈地探討癌癥病人的精神尊嚴、人性完美等終極話題,深入描寫了癌癥病人獨特的心理路程,是國內第一部以心理治療為內容的長篇小說。
畢淑敏的情感散文是她豐饒內心世界的自然流露。他筆尖飽蘸著情感的瓊漿,在行云流水優雅的字里行間汩汩流淌,抵達人生、生命和人性的最深處,給以人躲閃不及的撞擊感,同時產生深刻而感人的力量。
幸福是感覺。心靈的感覺。比如一個餓肚子的窮人,在他頭暈眼花之時,得到一塊干糧,在他看來就是無上的幸福了。賣火柴的小女孩,能坐在溫暖的教室里讀書,一定覺得這是天下最幸福的事。要是給肚滿腸肥的老爺送一碗紅燒肉,他非覺得這是謀殺。你要是讓游手好閑的少爺考試,他肯定大發雷霆,以為這是嘲弄。所以說,幸福是一種依了每人的心靈悟力,各自絕不相同感受的深刻體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沈若魚邊走邊說。
卜繡文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年屆不惑。她的女兒夏早早患上了絕癥——漸進性貧血癥,骨髓停止造血。為了拯救女兒的生命,卜繡文傾盡所有,包括她的金錢、時間和生命。年輕醫生魏曉日對她的遭遇十分同情,并為她超凡脫俗的氣質所吸引。為此,他求救于自己的導師,當今醫界泰斗鐘百行先生,來挽救那個如花的生命。鐘先生制定了醫療方案血玲瓏—讓卜繡文再生一個與早早基因相同的孩子,抽取他(她)的骨髓以救早早。卜繡文再次懷孕了,這是在她精心營造了一個同新婚之夜完全相同的夜晚與丈夫結合的結果。然而,基因化驗結果出來時卻發現,夏早早與卜繡文身上的胎兒,不屬于同一個父親。
自此,情節突轉,衍生了一個個動人心弦險象環生的故事……